中国农业科学院加工所研发了白酒糟醇溶蛋白碱醇法改良提取新工艺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食物营养与功能性食品创新团队研发了白酒酒糟醇溶蛋白碱醇法改良提取新工艺,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食品权威期刊《Food Chemistry》(JCR一区,IF=8.5)。……(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白酒 中国农业科学院 醇溶蛋白 foodchemistry 2025-06-04 10:47 7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食物营养与功能性食品创新团队研发了白酒酒糟醇溶蛋白碱醇法改良提取新工艺,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食品权威期刊《Food Chemistry》(JCR一区,IF=8.5)。……(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白酒 中国农业科学院 醇溶蛋白 foodchemistry 2025-06-04 10:47 7
5月29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联合主办的2025年全国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治理技术观摩暨重庆市设施蔬菜绿色生产技术培训交流会在重庆璧山举行。来自全国19个省(区、市)的近50名设施蔬菜技术推广人员齐聚一堂,为设施蔬菜绿色生产技术“问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联合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举办“水润强国梦、灌溉创未来”实践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农业灌溉科技的魅力。图为学生们参观“地眼”观测空间。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李宝聚团队在国际期刊《先进科学》在线发表论文,阐释微小的蔬菜病原孢子如何在温室内快速传播。这不仅为温室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其他设施农业病害的防控提供了有益借鉴。
培训与学习:完成官方指定的线上/线下课程,课程内容包括植物病理学、病虫害防治、生态农业技术等理论与实践知识4。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猪传染病风险预警与阻断技术团队揭示了羊作为潜在扩增宿主,在日本脑炎病毒传播循环中扮演重要角色。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5月21日—22日,全国耐盐碱小麦品种攻关成果观摩会在河北沧州召开。会议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重要指示精神,加快耐盐碱小麦品种攻关和示范推广,展示和研讨我国小麦耐盐碱育种
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七届农科开放日24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关村院区启动。农科开放日自2019年举办以来,累计吸引4112多万公众通过线上线下参与,有力推动了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和传播,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小小病毒看不见,怎样快速发现它?一次病毒检测试剂盒操作体验,可让观众化身科研人员,感受科学发现的魅力;微小世界里的“气味雷达”有何神奇?通过观察棉铃虫、草地贪夜蛾等昆虫,来访者纷纷惊叹于害虫世界的神奇与奥秘……
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指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全国综合性农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农业及农业科学技术战略咨询机构和"三农"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始终将做好农业科普作为重要使命。一方面,通过组建产业专家团等方式,直接在生产一线为全国的农民、农牧企业等提供
5月2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第七届农科开放日启动。此次活动以“农业科普赋能 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主题,36个院属单位同步举办。各单位通过科技展示、实验展示、农产品展示、科普体验、科普互动等方式,让公众与科研人员面对面交流,在互动中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了解农业科
2025年5月19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三亚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南繁研究院宋国立团队在Plant Communications期刊发表题为 “An all-in-one plant virus-based vector toolkit for strea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果蔬加工制造与营养健康创新团队研究了不同浓度和不同温度条件下无花果果胶的稳态和动态流变行为,并采用热分析方法探究了不同升温速率下无花果果胶热力学特性的差异,结合模型拟合分析了其降解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F
5月19日,第26届中国马铃薯大会主题报告会在巫溪县举行,这场以薯为媒的盛会,吸引了来自马铃薯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马铃薯产业与乡村振兴”这一主题,深入探讨马铃薯产业发展新路径,分享最新科研成果与实践经验,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5月18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第六届“美美与共”云茶会在杭州隆重举行。作为庆祝第六个“国际茶日”的核心活动,本届云茶会以“茶和世界 共品共享”为主题,以“茶之路”为脉络,从万里茶道、茶马(船)古道,到现代“一带一路”的茶文化交流,展
2025年5月18日,由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的第六届“美美与共”云茶会在杭州市隆重举行。作为庆祝第六个“国际茶日”的核心活动,本届云茶会以“茶和世界 共品共享”为主题,以“茶之路”为脉络,从万里茶道、茶马(船)古道,到现代“一带一路”的茶
豌豆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也差不多在这个时候吧,主要是食用豌豆的时候,但周期性很短,很快就会变老。豌豆是一种主要在东半球的作物,起源于地中海,大约1万年前在新月沃地首次种植,现在中国各地都有种植。
本论文聚焦大宗茶产业在茶农工作与收益保障中的核心作用,通过系统性分析其对茶叶资源利用、生产模式变革、市场供需平衡、产业升级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影响,揭示大宗茶产业保障茶农收益的内在机制。研究结合农业农村部政策文件、中国农科院技术报告及地方实践案例(如云南普洱茶
在温室蔬菜种植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病害问题也如影随形,给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给蔬菜产品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李宝聚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Science(一区Top,IF=14.3)在线发表了题为“Diu
4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遗传改良与新品种选育创新团队鉴定了调控玉米籽粒蛋氨酸含量的关键基因ZmDeSI2,解析了该基因抑制蛋氨酸积累的分子机制。该研究首次绘制出ZmDeSI2 调控玉米籽粒蛋氨酸合成的精细图谱,为玉米品质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精